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072 2024-11-19
(原标题:新闻信息直播确立门槛 直播平台面临监管大考)
本报记者 汪传鸿 北京报道
导读
毫无疑问,直播行业的外部监管环境正在收紧,率先受此影响的将是中小型直播平台。
又一项监管互联网直播的政策落地。
11月4日,国家网信办正式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除了落实直播服务管理中的各项细则,新闻信息直播要求具备“双资质”成为规定重点。一时间,新闻直播需要“总编辑”等新规要求引来热议。
《规定》加强新闻信息直播管理,但从各大直播平台反应来看,所受实际冲击不大。多家直播平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均表达了对于“新规”的支持。背后的实际原因则是,目前大部分直播平台定位“泛娱乐”,新闻属性极弱。
与此同时,《规定》面向所有直播平台,在落实实名制、信息留存、平台自律和社会监管等方面列出了具体管理细则。直播领域多家第一梯队玩家告诉记者,平台已符合网信办新规。
监管收紧下,中小型直播平台成为前途最不确定的那一类。“我们收到的消息显示,文化执法大队将在12月1日(《规定》正式施行日期)起正式彻查未落实实名制的直播平台。”一位直播平台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新闻直播“双门槛”
在网信办刚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中,对于直播平台的“双资质”要求成为最大亮点。
何为“双资质”?即“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换言之,无论映客、花椒这样的直播平台,还是平台上的主播,均需要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记者查阅《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现由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需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此规定2005年发布,今年年初国家网信办起草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后主管单位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变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事实上,无论新闻单位和非新闻单位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转载时政类消息的资质必须依法经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取得相关资质后方可进行新闻相关活动。
此次《规定》并未对新闻信息的定义进行重新阐述。 但参照此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中所称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鉴于此前曾有直播平台尝试对企业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按照上述定义也可被纳入时政类新闻信息。“以往偶尔有节目尝试对发布会进行直播,这种行为原先难以界定,如今随着具体规定出台,意味着基本上很难再见到直播平台去做这类尝试。”一位不愿具名的花椒直播前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除了“双资质”的准入门槛,针对新闻信息直播服务,《规定》要求还包括实施“先审后发”管理、应当设立总编辑,此外在发布新闻信息时需要做到“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等。在转载新闻方面,网信办提出了信息应完整准确、注明来源等管理细则。
无论如何,上述管理细则针对的是已经获取新闻直播资质的平台。9月份,广电总局发文重申,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需符合现行规定 ,按照规定,缺乏《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直播平台均属违规。
上述许可证将直播行业准入门槛大幅拔高,而随着此次网信办发布新规,新闻信息直播的门槛也正式确立。
监管“大考”
《规定》发布后,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网信办对于新闻信息直播的正式要求出台,对于大部分直播平台现有业务实际影响并不大。
一方面,这和目前大部分直播平台将自身定义在“泛娱乐”有关,具体来说,秀场和电竞直播构成了当下直播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大部分直播平台对于切入新闻类直播一直持谨慎态度。
“在此次规定下来后,我们的应对策略很简单,那就是不碰新闻类直播,事实上目前平台上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一家主打职场直播平台的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各类直播平台极少涉足新闻信息内容,即便是在整个自制内容部分,除了大型直播平台稍有尝试,很难见到小平台的身影。除了考虑到政策风险,一位映客直播前员工则向记者表示,新闻信息类以及其它垂直化直播内容,均面临商业模式的挑战:是否有人愿意为你打赏?
新闻类直播对于平台而言,成了那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尽管也曾有直播平台将热点发布会直播作为推广手法,但这种直播内容从来不占平台主流。
除了强化对于新闻信息直播管理,此次网信办《规定》对于整个直播行业同样落实了不少管理细则。首先,《规定》直接规定了直播平台的主体责任。
具体来说,《规定》要求平台应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和信息安全制度,完善“值班巡查”、“应急处置”等管理措施;要求平台具备技术上“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能力;要求平台建立审核平台,根据内容类别和用户规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平台对于普通用户和网络主播进行实名认证和身份审核。
不少直播平台第一时间对新规进行了回应。映客直播方面称,映客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实名制、信息留存、平台自律和社会监管方面均已经出台了针对性举措。例如在《规定》强调的实名制方面,映客方面表示该制度已经得到全面落实。
花椒直播方面告诉记者,平台“大力欢迎和支持”此次出台的新规,将“严格遵守网信办对直播行业的各项要求”。此外,大量直播平台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表达了类似观点。
“就例如实名制,此前网信办已经对此提出要求,只是当时没有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布。”赵占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在巡查方面,大部分直播平台出于自身规避风险,的确也在做,但仅仅就审核制度而言,外部难以探到虚实。
毫无疑问,直播行业的外部监管环境正在收紧,率先受此影响的将是中小型直播平台。
这类平台自我监管能力较弱,是监管层最为容易关注的对象,此外,整体政策风险的提升将减少进场的风险投资资金。这也意味着,规模本就靠后的中小型直播平台,将可能在竞争中彻底失去获得资金支持的资格。
无论是从此次《规定》要求的“实名制”还是自我监管能力,大量中小直播平台已经面临大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将在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和去年的O2O市场一样,一张直播平台的“死亡名单”或许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