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正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 投资

2016-06-23 03:22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国家发改委5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有关情况。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近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后续还有一系列组合拳,包括正在制订三年滚动计划,该计划预计包含大概130多个项目,投资规模约1.6万亿元。

发布会全文如下:

赵辰昕: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参加国家发改委专题新闻发布会。本期发布会的主题是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动和实施情况。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已印发实施,并对外公开发布,这标志着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先生;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先生;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于非先生;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成全先生;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王建国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与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赵辰昕:

首先,我们请振兴司周建平司长为大家介绍总体情况。

周建平:

主持人好,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下面简称若干意见,已于近期对外公开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面我借这个机会简要介绍一下若干意见出台的有关情况。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以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他们为我国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周建平: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帮助、推动振兴发展的专门措施。10多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3-2013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由2003年的不足1.3万亿增至2015年的5.8万亿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不到2000美元增至2014年的8000美元以上。重点领域改革、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如《若干意见》提出的那样,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是正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前景是广阔的。

近两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新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今年以来东北各地的经济运行情况一会儿地方发改委主任都会介绍。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于东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周建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东北振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印发了《若干意见》,这是继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出台实施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丰富、深化和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形势、重大意义、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是对到202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振兴工作的总体谋划,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指导东北振兴的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的印发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彰显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实施。

周建平:

《若干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26条内容。第一部分指出了当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面临形势、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明确了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两个阶段目标,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竟争力,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争取再用十年左右时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就是“五基地一支撑带”。

周建平:

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立足东北实际,结合新的要求,围绕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面,共提出了19 条重点任务。这“四个着力”既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东北振兴发展的核心要求。第六部分从明确主体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和强化组织协调三方面,对抓好组织落实提出了要求。东北各省区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也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健全东北振兴工作机制,将《若干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等,融入到本地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全国其他省区党委和政府要把本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有关中央企业要带头深化改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地方振兴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抓紧出台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加大政策支持和推进落实工作力度。

周建平:

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德、英、法等欧美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都经历过一个长期艰苦的转型过程。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历经过去十余年的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目前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相关政策,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各项问题,推动有关方面把《若干意见》贯彻好、实施好,推动形成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好势头。有关总体情况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知道《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的重要标志,我的问题是新一轮振兴和2003年启动的上一轮振兴相比,有何异同?我们说新,“新”在哪些方面?谢谢。

周建平:

谢谢记者朋友的问题。通过学习我认为新一轮的振兴和2003年的振兴有本质的不同,那时候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转型发展问题。和2003年比,现在东北不管是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包括社保体系等等,和2003年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常态的要求、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如何练好内功、如何做好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使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更好的问题。

周建平:

关于你说到《若干意见》有哪些新的方面,我想有五个方面:第一,立足新阶段解决新问题。这个文件的背景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制定的,重点是如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特别是最终落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方面。

第二,落实新理念探索新路径。大家知道,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大政策支柱和五大重点任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部署。在这个大背景下,若干意见主要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完善发展环境,强化供给侧改革,创造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

周建平:

第三,结合新定位谋划新目标。刚才介绍时说到,这次《若干意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对东北地区的战略定位提得很高,一是要形成一个支撑带五大基地,要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装备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基地,五基地、一支撑带既是中央对东北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东北未来发展的重托。换一个角度说,这也应该是衡量我们东北是不是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和标准。

第四,结合新要求明确新任务。文件制定过程中,我们和相关的专家前后20多次深入到地方调研,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特别是总书记和总理分别都到东北视察,开了座谈会。在北京也都开了会,总书记、总理对东北振兴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以说,《若干意见》完全按照中央的要求谋篇布局,提出了四个着力,我觉得对东北来说是特别切合实际的,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是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之举。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引领支撑能力,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胜之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稳定之基。

周建平:

第五,针对新形势出台新政策。新形势下,按照新的要求,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要求,若干意见要求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一起配合,出台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针对性比较强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重大政策举措,真正实现东北地区的五个转型,即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赵辰昕:

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

《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北方的生态屏障,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推进?谢谢。

包满达:

谢谢这位记者对内蒙古生态问题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视察时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要求,“内蒙古要大胆地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及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在生态建设方面,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区累计完成的林业、草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亿亩,重点区绿化面积615万亩,将10.2亿亩的可利用草原都纳入了保护范围。荒漠化面积、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双减少”,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

包满达:

第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内蒙古已经与五个省市建立了跨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2015年盟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0.9%。制定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全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达标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同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办法,累计治理面积超过了600平方公里。

第三,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耕地、水资源、林业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启动,基本草原的划定基本完成。“多规合一”的试点改革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深入推进。自治区及时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方案》,制定了《内蒙古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的总体方案》,《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内蒙古森工集团、岭南八局还有102个林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下一步进入了全面的保护新阶段。

包满达:

第四,切实加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我区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自治区层面成立了党委常委、副主席任主任的生态文明委员会,一些盟市也在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如锡林郭勒盟成立了生态保护委员会。

包满达:

下一步,内蒙古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重点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方面,要实施天然林自然保护工程等十二大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切实筑牢我国北方这道生态安全屏障。在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要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等十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努力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抓紧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力争通过我们的努力,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草原的植被盖度提高到46%,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沙漠沙地、农田等六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控制在1.6%以内。全面完成国家给内蒙古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的目标任务,基本上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内蒙古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更加亮丽。

赵辰昕:

下面继续提问。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

《若干意见》是今后一段时期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部署和纲领性文件,以中央文件为主线,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如何会抓好贯彻落实,还会出台哪些配套的政策性文件?谢谢。

周建平:

我记得总书记说过,工作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文件是出台了,如何抓好落实是非常关键的。关于下一步的落实工作,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把文件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还将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一批重大项目,目标是把《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目标,确定路径图、时间表。

我们也将和今天在座的三省一区的发改委密切配合,研究如何在他们的年度工作中,包括各省区的年度工作中把这些工作能够细化下去。

我们也正在组织力量,紧锣密鼓的编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和各地方的“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把《若干意见》落实好。

周建平:

为了支撑东北的长期发展,我们现在也正在研究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重大开放开发平台和重大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东北新一轮发展的长效机制。

具体来说,我们要和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和国务院各部门协调好,把这个文件中所涉及到的政策一一细化,促请各部门出台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另外,围绕《若干意见》三年滚动计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这个还没有最后定,我们和地方、部门多次协商,近三年的滚动计划中初步计划有130多个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等。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件中提出的如何做好督导和督促,及时协调相关部委、及时提醒地方政府,包括方方面面,督促他们做好文件的落实,和相关企业形成合力,把文件落实好。谢谢。

赵辰昕:

继续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比较关心东北振兴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要提给于主任。能否介绍一下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最新进展情况?谢谢。

于非:

非常感谢你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心,大家知道欧洲是辽宁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区域,特别是沈阳,与欧洲,特别是和德国,经济技术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德国宝马和辽宁的华辰汽车集团开展合资合作,现在在中国销售的华辰宝马都生产于沈阳。德国宝马公司和华辰的合作是我们在利用外资方面比较成功的典范。

为了发挥辽宁,特别是沈阳对德国合作的基础,在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党中央、国务院对沈阳与德国的合作高度关注。在2014年8月份,国务院颁发的2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今年中央印发的7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对欧美发达国家相关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在2015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这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

从国家要求和国务院批复来看,推进中德装备产业园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提升辽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举措,承担着探索与欧美发达国家建设合作机制的重大任务,承载着打造辽宁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使命。同时,这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一个重要亮点,也是一个重要增长点。

于非:

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我们科学确立园区发展定位,明确提出要将园区打造成为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为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积极作用。按照这个发展定位,我们对园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园区总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20平方公里。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汽车制造、工业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产业,将园区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先进机械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服务。

中德装备园获得国务院批复以后,在德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机遇,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省市两级政府已经决定,赋予中德装备产业园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积极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从28号文件明确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以来,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园区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到园区投资开展合资合作的德国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在这五大板块中,德国企业各类投资项目已经有144个,其中,已经建成了37个,在建或者正在办理注册的30个,签约项目13个,洽谈推进的64个。在这些企业当中,有一批著名的德国企业,包括德国宝马、西门子、德国库卡机器人。除了这些大型的制造集团以外,史太白国际创新商学院要在园区建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要把德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通过该技术中心向我国转移。同时,德国法兰克福研究院还在园区设立了中德建筑创新中心。还与德国企业和德国政府相关机构共同建设双元制职业教育基地,针对中德产业园建设的需要,引入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共同打造双园制教育基地,为进入园区的德国企业提供服务。德国商会已经在沈阳设立了办事处。

于非:

为向入园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省市政府设立了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在园区里设立产业和创业投资基金,我们也引入了德国的一些投资基金,已经进入了园区。园区涵盖了研发、制造、技术转移、员工培训等领域。在今年6月份,即将举行的中德两国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活动中,中德产业园一批重大的中德投资和合作的项目将进行签约,同时还将开展一系列经济技术交流活动,在中德两国政府层面,还将共同推动沈阳中德装备产业园的发展。希望届时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能够继续关心和关注我们中德产业园的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以园区管理模式、开发模式、招商模式创新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谢谢。

赵辰昕:

继续提问。

吉林日报记者:

我提的问题是,东北地区是全国率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且时间相对较长,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东北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东北地区应该从哪些方面完善机制体制?谢谢。

周建平:

总书记曾经说过东北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我想,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围绕着东北的体制机制改革,应该从五方面着力:

第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昨天国务院专门开了电视电话会,总理专门讲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东北地方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如何解决好现在存在的错位、缺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这是政府改革要做的事。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东北的国有经济比重比较大,国企改革主要的出发点是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运作机制,特别是在三项制度,包括用人方面,薪酬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切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

周建平:

第三,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东北和江浙一带比,民营经济的发展确实还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他们也很重视发展,但是从比重、贡献度来说还是有差距的。下一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重点,基于此,我们近期和工商联、工信部联合发布了一个文,就是《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探索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运行环境,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生态,使民营经济真正能够实现平等获得资源、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同等受到保护。

第四,重点专项领域改革。总书记亲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两年出台了很多改革的举措,我们和相关部门、相关部委、相关司局一起配合,争取在东北先行先试,比如化解国有企业的负担问题,解决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责,包括厂办大集体、企业办社会,三供一业、混改、个人持股等方面的改革,能够在东北先行先试,激发市场的活力。

周建平:

第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开放水平。东北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沿边沿海的优势也非常突出,如何做好这篇文章,对东北发展很有益。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提出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我们正在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包括陆海联运、互联互通有很多的文章,包括电商有很多发展的空间。还要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

第六,对接京津冀。近期,我们和北京市发改委、中关村管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在产业转移上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中关村关于股权激励、个人处置权、收益权方面,以及激发个人市场主体活力一些好的做法,我们也会积极引推广东北。

正像记者说的,东北是我们国家进入计划经济最早的区域,现在也是影响最深的区域,所以改革的任务相对其他来说更重,以中央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大家有这个共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加大这改革力度,使东北市场的活力和动力能有大的改善,为全面振兴东北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谢谢。

赵辰昕:

继续提问。

经济日报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吉林省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中的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好转,整个经济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想请王主任介绍一下吉林省经济的新特点以及下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谢谢。

王成全:

今年以来,吉林和全国一样,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若干意见》精神,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来说呈现出稳中有升、稳中有变这样一个态势。一季度GDP增长了6.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国家的差距缩小了1.2个百分点,地方集团的收入增长了3.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比去年同期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比去年同期高3.1%,规上工业增长5%,比去年同期高0.4%,服务业增长8.5%,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这些主要指标的运行看,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回升,从这些主要指标运行看,一季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变化,这是我们的初步判断。

王成全:

第一,结构调整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出现了增速提升,服务业比上年同期增速0.1,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在我们省来说,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发展比较快,其中医药、装备、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以上,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长16%,结构调整有一定的积极成效。

第二,动力转换出现了一定变化,一季度社会消费品总额增加9.8%,高于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这是十年以来的第一次,消费增速高于投资增速。我们感觉到这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了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化的迹象,下一步还会有新的情况。

第三,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税收收入实现了14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第一次达到1.6。比去年同期提升13.1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3%,比去年同期高了8.2个百分点,3月份当月增长6.7%,比1—2月份提高5.1个百分点,质量效益也是在逐步提升的。

王成全:

第四,一些重点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比如建设用地,最近两年用地需求不旺,用地需求在下降。今年一季度,用地供应增幅达到了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1%,比去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了1.17倍,3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增长53%,住房、用地方面看,投资者的信心在增加,购房者的信心也有所恢复。

第五,有一些经济的景气指数逐步向好,PMI回到了荣枯线以上,3月份达到了50.64%,结束了七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的状态。其中新订单、生产量、从业人员、配送时间指数都出现了回升的态势。

王成全:

从这几方面看,我们感觉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经济运行中确实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在下一步解决。下一步工作,省委省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些部署,我们主要是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深入贯彻中央7号文件,就是《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机遇,狠抓落实,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坚决打赢全面振兴这场硬仗。在这方面,我们可能要采取一些措施,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实施定向的精准调控措施,我们4月份出台了28条调控意见。加强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我们4月中旬开展了2010年春季的“三早行动”,即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的行动,省里19位领导分15路带队下去调研,了解项目开工情况,目的是有效的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

王成全:

还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可能是我们东北地区都面临的问题,我们重点是提升老三样,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壮大新四样,即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和旅游业,推动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响国企改革、服务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三个攻坚战,我们年初就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实施意见,作了动员,也提出了目标,现在全省正在集中精力搞这三大攻坚战。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五大任务,去产能方面我们重点是钢铁、煤炭和水泥行业,去库存方面主要是房地产、粮食、烟草等行业。去杠杆方面主要是政府、企业和金融企业的杠杆,在降成本方面,主要是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财务成本、人工成本、制度交易性成本,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民营经济等方面的短板。

王成全:

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昨天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我们进一步加强吉林省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今天上午正在召开全省的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八千人参加的动员大会,目的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生态,为振兴发展助力。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围绕全省今年的民生规划,围绕实施好16个方面48项民生实事,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织牢织密民生保障这张网,使更多改革成果惠及吉林省人民群众。谢谢。

赵辰昕:

继续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黑龙江是我国粮食大省,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战略当中,黑龙江在发展绿色农业以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并且进一步会有哪些打算?

王建国:

谢谢新闻届的朋友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关心。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

王建国:

200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我省得到积极有效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省经济取得了在预期中运行的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1.7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新的增长动能和新的增长机遇正在形成。下一步,我们要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聚焦发力,努力打造法治建设好环境,为走出黑龙江新的振兴之路做出更大贡献。

王建国:

大家知道,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在发展绿色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巩固国家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1369.58亿斤,实现了“十二连增”,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2015年,全省畜牧业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48%;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26.7万吨、99.9万吨、570.5万吨。三是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2015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7.91万个。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897万亩和6389万亩。四是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2015年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309万亩,实物总量3750万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达到600余家,产品2020多个。

王建国:

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是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黑龙江竞争优势的领域。我们将按照中发7号文件要求,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到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更高层次。一是把优势调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绿水青山、寒地黑土的生态优势,以建设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为抓手,实施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行动,到2020年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知名品牌、认证面积和食物总量均居全国前列。二是把产业调大,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发挥我省“黄金玉米带”和“奶牛带”优势,发展现代畜牧业。强力拉动“两牛一猪一禽”发展,加快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到2020年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建成全国最重要的高品质畜牧产品强省。三是把效益调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加销一条龙,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互联网+农业”新型业态发展,带动农民既要“种得好”,也要“销得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把龙江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大省,优质肉蛋产品大省,加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战略转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再次谢谢各位记者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心关注。

赵辰昕:

时间关系,下面再提问两个问题。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若干意见》第9条提出要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请问内蒙古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行动?谢谢。

包满达: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内蒙古“发挥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的战略定位。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包满达:

第一,强化政策和规划的引导。对接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我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实施方案》、《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与蒙古国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等一系列与俄、蒙合作的指导意见和规划。

第二,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去年10月份,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内蒙古自治区举办了首届中蒙博览会,签署的投资贸易合作项目达到了166项。同时满洲里、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加快建设。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也于去年3月份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现在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能封关运行。中蒙双方现在也签署了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总体方案,内蒙古方面也正在积极协调各方面推动落实相关的工作。

包满达:

第三,坚持高层引领推动。2014年7月份,自治区党委王君书记率团出访了蒙古国,会见了蒙古国的大呼拉尔主席、政府总理。2015年6月,王君书记又率团对俄罗斯联邦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进行了访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内蒙古对俄、对蒙开放合作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建设我们国家向北开放的窗口,主要有几方面的工作:

包满达:

第一,加强联通俄蒙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连接俄蒙毗邻地区的跨境铁路、公路通道建设,畅通瓶颈路段。

第二,加强政策沟通。建立完善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和定期会晤机制,密切我区主要领导和俄罗斯、蒙古国高级官员的互访,推动双边合作务实有效的开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三,加强贸易畅通。支持钢铁、水泥、有色、建材、电力、轻纺、农牧业、乳品加工等领域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贸易合作的层次。

第四,加强民心沟通。充分利用内蒙古的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资源,继续扩大接收俄罗斯、蒙古国留学生的规模,办好与俄蒙中学生夏令营,为俄、蒙来我区就医人员提供优质医疗和保健服务,开展赴蒙古国蒙医义诊,推动跨境旅游等产业发展。

第五,加强内蒙古口岸与环渤海地区港口的通道建设,比如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满洲里等口岸与锦州、营口、大连、天津等港口开展国际陆路口岸和海港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更好的实施,取得更大成效。谢谢大家。

赵辰昕:

谢谢包主任。最后一个问题。

内蒙古台记者:

我们想知道,未来应该如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东北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东北地区工业“一柱擎天”和产业单一这样的“二人转”结构,实现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周建平:

我们在研究东北问题时注意到,制约东北发展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就是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的需求有很多不适应,我在开场白说东北是我们国家建设最早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能源基地,所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偏重重化工、能源、原材料,进入新常态以后,适应性就出现了很大问题。所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具体而言,应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积极培育东北发展新的动能。

周建平:

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推进传统优势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东北产业有很好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使它的产品从过去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做优做强现有存量。二,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燃气轮机、先进发动机、生物医药等东北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培育问题,这实际也是一个新的消费能力培育的问题。东北有很多很好的资源,东北人经常说春夏秋冬四季都能看景,冬天冰雪是特色,夏天是避暑的圣地,夏天可以看花,秋天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五光十色的景色也非常漂亮。这就告诉我们,培育旅游业、健康养老业,包括林下经济等等,有很多是可以做的。

通过这些举措来改变“一柱擎天”或者“二人转”的局面,使东北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对东北产业结构提出的需要。谢谢。

赵辰昕:

谢谢周司长。这么多记者在举手,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问题,感谢大家对发改委工作,特别是今天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相关工作的关心关注,一次发布会不可能无限的延续下去,其实周司长和几位主任也都有很多内容愿意向大家报告,发布会结束之后,大家有问题可以联系我们委新闻办,也可以直接找四个省区发改委的同志。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结束)

发改委:正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 投资

上一篇:发改委: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实施 三年计划
下一篇:【文字实录】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出台在即(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