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伦保:越挫越勇的农民工劳模

2019-10-13 03:44

上午还以劳模代表的身份在革命老区金寨县铁冲乡开展食用菌培训,下午又回到安徽肥西县的种植基地开始新一轮的培训上课,丁伦保的行程总是这么紧凑。记者见到丁伦保时,他正满头大汗地从给残疾人培训的蘑菇培训室走出来。

丁伦保说,命运之前和他“开过玩笑”,因此他现在要抓住命运,帮助他人。

从“铁饭碗”到“泥饭碗”

1981年,丁伦保第一次接触到蘑菇。正因为从新鲜中看到了“商机”,丁伦保当时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公职种蘑菇,放弃“铁饭碗”,去端“泥饭碗”。

凭着自己学习的技术经验,丁伦保首先在家中用稻草作为基底开始种植蘑菇。经过1个月的摸索,蘑菇长出来了,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而接下来,为了种植出品质更优的蘑菇,他开始跑遍全国去学习经验。

曾有半个月的时间,丁伦保就睡在上海的马路边。在上海农科院,他一边免费打工,一边学习技术。回家后,他开始扩大蘑菇的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种类。一番培养和操作后,数月间,2500多公斤的蘑菇新鲜上市了。

不过市场很快给了丁伦保当头一棒。当丁伦保兴高采烈地跑到市场上售卖时,却无人问津。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蘑菇有毒,不能食用。丁伦保没有放弃。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他挨家挨户送给同村人吃,在市场上免费送给路人品尝。他还沿着公路一家家地跑路边饭店,绞尽脑汁推销自己种的蘑菇。在终于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后,丁伦保由此信心大增,对于蘑菇种植愈发着迷。

创办企业挖到“第一桶金”

此后,丁伦保开始走南闯北地学习菌类种植技术,期望找出最适合在肥西县本土生长的产品。经过多次研究考察,他又一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种植灵芝。于是丁伦保从种植蘑菇开始转而创办企业,主要经营种植各类灵芝产品。在亏损了十几万元之后,丁伦保经过反复思考,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市场推广,不久后终于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凭借着赚来的百万资金,丁伦保迅速扩大种植规模,总结经验,提高公司管理技术和经验,几年间在当地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的一场大雪,让丁伦保蘑菇种植基地35亩大棚毁于一旦,损失惨重。在他艰难地将基地重建好后,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彻底将所有的心血摧毁。2010年8月,丁伦保在去黄山歙县给农民培训蘑菇种植技术途中,发生了严重车祸,导致左臂终生残疾。

在丁伦保住院期间,不断地有人来看望他,向他请教种植经验,学习技术。这让丁伦保看到了希望。

帮助残疾、贫困人口就业

出院后,由于无法上手工作,丁伦保选择坚守在蘑菇研究和推广领域,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尤其是帮助那些和他一样有着身体残疾的人。

肥西县的程兴国由于身体残疾找工作困难,加上家庭贫困,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窘境。丁伦保了解情况后,主动让程兴国在蘑菇种植基地上班,传授其种植技术。在程兴国经验成熟后,丁伦保又免费为他提供200多平方米的大棚,购置6组食用菌生产机械,还将做好的菌种、菌棒送给他,并且为其解决技术、菌种、产销“一条龙”的服务。“现在,程兴国每年收入8万~10万元,他家彻底走出了贫困。”这让丁伦保觉得很自豪。

近年来,丁伦保在合肥市残联就业培训中心的支持下培训残疾人1650人,成功对口帮扶55户建档立卡的特困户和226户残疾人家庭,每户贫困家庭年均收入6000元至1万元,收入最高的家庭达到3.5万元。

丁伦保相继成立蘑菇培训学校、协会、合作社,致力于将自己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开花结果。渐渐地,丁伦保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周边农民有上门请教的,有电话咨询的,也有邀请丁伦保上阵指导的……为了方便外地人学习食用菌生产技术,他开展了函授及网络培训课程。目前有四川、贵州、湖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360多个农户参加函授培训。

今年,安徽省总工会开展“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丁伦保作为劳模代表,在金寨县铁冲乡开展扶贫,帮助15户贫困户种植香菇。丁伦保一到现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为此,他当天专门举办了一场专题技术培训,现场同贫困户交流了自己的香菇种植经验。

2014年至今,丁伦保无偿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51期,培训残疾人、贫困户2537人次;撰写了16篇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材,并免费发放;帮助265户残疾人、贫困户创业成功,安置22名重度残疾人在自己的公司就业。“我希望通过技术和经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技术为大家致富。”丁伦保说。

上一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监督
下一篇:鹿邑:任金瑞为公安系统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