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大汉苏武》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6-05-04 12:41

Previous Next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滚动资助项目、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歌剧《大汉苏武》专家研讨会昨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专家为《大汉苏武》把脉,为该剧进一步完善、艺术上全面提升建言献策。

国家艺术资金滚动资助专家研讨建言献策

国家艺术基金,是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的一项公益性基金,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大汉苏武》由陕西演艺集团出品、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作完成。2013年8月18日,《大汉苏武》在西安首演,西方歌剧与中国舞台艺术的完美融合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2016年,该剧入围首次启动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滚动资助项目”,是全国八部入围作品中唯一的新创作歌剧作品,也是陕西历年来获此殊荣的唯一剧目。

“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是在2014年一般项目经过进一步的选优拔萃,通过滚动的资助的形式,给予一种再资助。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首次开展评审活动,总共在全国资助81部大型舞台剧作品,涵盖各类门类,今年年初又对81部大型舞台剧作品进行再一次评审,最终选出8部作品进入滚动的资助项目,其中有三部戏曲,两个歌剧,两个舞剧,一部话剧。

4月28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索菲特人民大厦剧院观看了演出。昨日上午,歌剧《大汉苏武》专家研讨会在古都大酒店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国家艺术基金活动部负责人姚志华等与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演艺集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歌剧艺术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言,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团长以及相关领导、该剧指挥冯学忠、编剧党小黄、作曲郝维亚、导演陈蔚、主演米东风等主创、主演成员现场聆听了诸位专家建议并做了细致交流。

在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即将来临之际,歌剧《大汉苏武》的演出与研讨是该剧在创作上得以进一步完善、艺术上全面提升的关键一步,也是《大汉苏武》以昂扬的姿态迈向中国艺术节、冲刺国家艺术精品的攀峰之旅。

以西方正歌剧范式承载中国歌剧魅力

苏武牧羊的故事历来被各种文艺体裁所垂青,曾经有过诸多不同的古今戏剧版本,但唯独以中国歌剧的形式立于舞台尚属罕见。《大汉苏武》以歌剧的形式重新演绎了“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

记者从陕西省歌舞剧院了解到,歌剧《大汉苏武》以我国人民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苏武牧羊”故事为核心,在内容的取舍、事件的经纬、矛盾的冲突、情感的交融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开掘,赋予新的内涵,做出新的诠释,开辟出新的路径。歌剧化的苏武形象,其经典属性已不仅仅限于民族星空中永恒坐标的象征意义,更是以一个鲜活的存在、灼灼燃烧的生命,凸显出一代巨人的操守、人格、气节、纯净、高贵。而由主题和立意延伸出主人公的价值定位——坚守与信念,则凝练成为这部戏中苏武灵魂的关键词。通过其人性的光辉,折射题材所蕴含的时代意义,释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的正能量。

歌剧《大汉苏武》成功地编织了一个非常适合歌剧语言讲述的文本,借鉴西方正歌剧的范式,承载中国歌剧,使这部作品在新的层面上达到了历史剧的庄重与传奇剧的曲折相统一;思想的风骨与异域的风情相统一。

中国歌剧继往开来“汉代三部曲”再创佳绩

目前,《大汉苏武》已拥有大型歌剧院、中小型剧场、音乐会歌剧三种不同规模的演出版本。2014年参加了“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第二届中国歌剧节(武汉);2015年赴天津、北京、上海、成都,参加了“2015第二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5”、“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成都市2015精品剧目引进展演”以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渭南、西安等地演出,圆满完成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巡演任务。在国家大剧院顺利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的验收。2016年元月,歌剧《大汉苏武》再次晋京,在中共中央党校礼堂隆重演出。截至目前累计演出50余场,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年来,《大汉苏武》荣获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音乐创作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获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滚动资助项目。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陕西省歌舞剧院将自己的歌剧创作聚焦于历史上的大汉盛世,由《张骞》为发端的史诗歌剧,拉开了“汉代三部曲”的恢弘帷幕,经过世纪之交的《司马迁》,再到2013年的《大汉苏武》,持续21年的艰苦跋涉,终于完竣了中国歌剧史上堪称空前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贡献是中国歌剧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其深远意义将载入史册。

专家谏言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

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三年来已经初步建立了长期的常态的体系,从今年开始国家艺术基金实施滚动资助项目就是要通过有相当好的基础,有很大提升空间的项目,动员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获得滚动资助项目逐个会诊,会开出处方来,要对症下药,这个作品好在哪,不足在哪,还有什么要提高,最后达到妙手回春的效果。《大汉苏武》是陕西歌剧舞剧院的大汉收官之作,陕西歌剧院精心创排的这部《大汉苏武》是用音乐讲述了一个忠诚、守望和爱的故事,情节集中凝练,故事线条清晰。这次资助,说明艺术基金的专家对中国歌剧的高度重视,也是对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水平和项目执行水平的肯定,更是对大项目勇攀高峰充满了一种期待。

>>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卞祖善:

这部歌剧写的是大爱、大气、大手笔、大制作。它不是观念上的爱国主义,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物来表现一种对于祖国的忠诚。歌剧大气磅礴,很有气势,大手笔,是说跨度很大,从宫廷到贝加尔湖,题材有很多让艺术家创作发挥的空间。尾声的时候人物形象自然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把人物的浩然正气、高大的形象,在艺术上立起来了。

>>中央戏剧学员副院长廖向红:

我对音乐的印象要大于其他的,音乐形象完整统一,人物主题比较鲜明,结构丰富和完整,也有几段能够很入耳入心的叹调,几段合唱都写得很好,印象还是很好的。关键音乐和剧本这个题材的气质是吻合的。从剧本的选材看,是有深远感,有广袤感。二度创作最关键的是如何让这些元素都形成风格统一,分寸感统一,样式统一,语汇统一,我觉得在这个方面要做一些努力。

>>中央歌剧院,著名音乐评论家景作人:

郝维亚让我们民族的原创大歌剧,在原有的基础大大提升了一步。党小黄老师的这个剧本特别震撼,他着重于情感的描写。但上半场有一些激情的东西没有宣泄出来。另外,索仁娜这个形象稍微偏薄一点,她内在的定位上,不够强烈。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林建宇:

一开场非常亲切质朴,观众互动交流让我印象很深,一下把我带到歌剧的情景之中。整体给我的感觉很震撼,也很激动。我提一点不满意,或者是更高的期待,一是苏武这个人物的刻画,希望苏武这个形象更立体,更丰满,更鲜活,更有光彩,苏武的词太少。我期待有一部更精彩的序曲,甚至可以拿到音乐会上独立演出。

>>空正文工团一级编剧王俭:

多年来看了多部歌剧,最大的问题是忽视文本创作、文本的不成功。这部剧导演作者作曲三者结合,为中国歌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典范。经过打磨,《大汉苏武》一定能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璀璨的恒星,按照这个标准,目前还有提升的空间。

>>中央歌剧院一级编剧胡绍祥:

看完以后一是震撼,二是遗憾。从歌剧角度来说,李陵是比较出彩的,其他的人相对来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人物定位不够精准,不够鲜明;第二,这部剧整体结构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还有重点表达不够,戏份太平均,人物分配也太平均。最后,抒情的地方太多,要瘦身,让戏剧冲突更加紧张激烈。

>> 中央歌剧院一级作曲刘锡津:

这部戏在这样的时间,选择了这样一个特殊的题材,和国情特别相近。中国人有钱了,有钱了以后人格魅力少了。这个戏通过苏武这个形象,让世人知道中国人传统的美德是什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优良品质,将来做好了可以在艺术享受当中回归人性的美好和中国人本性的一种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东西。

>>天津音院声乐系主任、教授马梅:

我从演员角度谈点自己的想法,作曲家写出来以后,包括剧本写出来以后,演员是再创造,表演不能光注重演唱不注重演技,演技很重要,米老师是老演员,他一直在音乐的线条里面,不会让观众跳出去,但年轻演员有些东西不够深入,情感表达是飘在上面,容易让观众跳出戏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谢克:

陕西井喷式的创作让我很感叹,这在其他省份很少见,向陕西的艺术家们表示祝贺。再一个感动,昨天坐下来以后,从音乐响起到这部戏结束,我一直为台上台下这群歌剧人在这儿的坚守感动,他们坚守这一块歌剧阵地。

>>辽宁歌舞剧院副院长一级编导张岩生:

歌剧不能是歌与歌之间的连接,但是歌剧音乐的呈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汉苏武》这个主题很鲜明。米老师这么大年龄还在台上演这样一个角色,我非常敬重,但是在主角男高音这个上面再下点功夫,苏武的这个形象会更有血有肉。

>>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陶隆:

在舞美上,用大写意的手法,设计者路子对了。但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通过灯光表现雪地,通过灯光表现贝加尔湖。

>>陕西省著名作曲家张玉龙:

昨天前半出戏显得沉闷,后面好了,另外从作曲上讲,前半部分高音部分很少,非常能够发挥演员声乐的地方显得少了,所以影响了整个的情绪,努力一下还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评论家孙豹隐:

20多年前歌剧《张骞》,那是一个很好的戏,影响很大。《大汉苏武》这部戏开始就站在《张骞》的肩上,所以说它在开始运作的时候,就立下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现在爱国主义主题非常重要,怎么把爱国主义主题通过文学作品,特别通过西洋歌剧展示出来,我觉得《大汉苏武》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华商报记者狄蕊红

上一篇:免费试戴角膜塑形镜 50个名额快来抢
下一篇:沧桑的面孔写满热情、豪爽、朴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