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战局下的光线:收购猫眼或独立上市

2017-05-10 18:42

  时代周报记者 施露 发自上海

  通往“中国版迪士尼”的路上,挤满了竞争者,而真正上位的,却寥寥可数。

  全世界文化产业都为之瞩目的迪士尼,其核心是IP,从动漫形象开始,通过造血和并购不断生产出现象级的IP,进而塑造动漫人物、电影、周边产品和IP乐园,从而构建丰富的产业链,也为 IP的可持续变现铺路。

  迪士尼的模式吸引着一大批国内内容产业的领袖们,不管是万达的王健林,还是腾讯互娱的程武,都在朝着“迪士尼”这个梦想靠近,不同的商业基因,玩法也大相径庭。其中也包括光线传媒创始人王长田。

  早在2014年,光线传媒收购了手游公司热锋网络和动画公司蓝弧文化,对外宣称打造中国迪士尼。当时一腔热血的王长田,带着光线传媒一路成长的同时,也开始了泛娱乐产业的布局,试图在IP到影视环节之后,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年之后的现在,中国电影票房结束了前两年50%高速增长的局面,如今增速仅保持在个位数,在此背景之下,致力于打造中国迪斯尼的王长田们如何实现梦想?光线传媒的布局会遭遇哪些挑战?

  从媒体人到娱乐大佬

  1965年出生的王长田,于上海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闻系毕业后,1990年代先后进入《中华工商时报》和北京电视台,是一位媒体人出身的企业家。

  1998年,王长田创办光线传媒,主打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并以《中国娱乐报道》一炮而红,推动了电视业的“制播分离”,之后逐步进入影视剧制作业,并成长为知名影视娱乐传媒上市公司。

  2011年,光线传媒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在内地上市的影视传媒公司。2012年,与徐峥合作拍摄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公映,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上映一个月票房更是达至12.6亿元人民币,成为当年华语片市场最大票房黑马。

  2013年,光线在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大获丰收,票房短期破亿,光线传媒股价一度飙升至28.65元/股,市值达到145.07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电影第一军团。2014年,王长田以23亿元净资产进入“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排名第109位。

  彼时,光线在内容制作上已经非常成熟,王长田也将公司目标定为“中国最好的内容公司”,试图立足于电视、电影,并不断向外展开新业务,将投资一个公司集群,包括游戏公司、动画公司、互联网视频公司、移动互联网社区类公司、网络文学公司、视频技术公司、主题公园公司等。

  此后的光线,亦按照王长田设定的目标继续前行,当时正值中国影视行业爆发的时代,电影票房以每年超过40%的增速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资本涌入也纷纷改变行业过去融资困难的现状。

  按照王长田2014年大量收购游戏公司时的构想,光线传媒想要实现其核心资产—即IP(知识产权)的再变现,新业务必须得到长足发展,否则IP的可持续发展将是空话。

  朝着上述目标,2015年10月,光线集结了十月文化、彼岸天、蓝弧文化、玄机科技等13家动漫公司,成立了被当时称为“中国皮克斯”的彩条屋影业。

  根据工商资料来看,彩条屋影业对上述动漫公司纷纷进行了投资,金额在几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不等。这个集结了13家动漫公司的彩条屋,成立近两年来,出品了多部动画电影,其中包括叫好卖座的《大鱼海棠》。

  不过,意外的是,在王长田提出“迪士尼梦”之后,虽然光线在泛娱乐领域的投资布局并未减少,但却在去年5月收购了在线票务平台猫眼。在外界看来,这一步并不在王长田的泛娱乐布局之中,其商业逻辑何在?

王婵

从媒体人到娱乐大佬:光线传媒王长田的迪士尼梦

  泛娱乐战局

  迪士尼的模式简言之就是泛娱乐+主题乐园。

  动漫领域动作并不迅速的光线,在盘活泛娱乐这盘棋之时,如今看来仍在寻找合适自己的定位。

  从近期的财务数据来看,提了两年综合性传媒公司的光线传媒,影视类业务占比仍然高达70%,游戏、动漫、实景娱乐、视频等泛娱乐产业链上的收入占比仅6%,不难看出,其早期提出的IP全产业链布局仍未到收获的时候。

  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光线传媒全年营收17.3亿元,电影及衍生品收入12.34亿元,占比高达71%,相较上年13.10亿元,同比下降5.84%,游戏及其他营收1.1亿元,占比仅6%,同比下滑23.48%。

  4月底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亦显示,公司一季度光线电影业务收入4.59亿元,电视剧收入2915.47万元,两大业务占比75%,直播业务收入1.15亿元,占比19%,游戏及其他收入535.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47%,占整体营收的8%。

  在泛娱乐布局的过程中,光线入股了天神娱乐这家游戏公司,此项投资获得了14倍的收益。

  不仅如此,光线还在2016年底宣布出售蓝弧动画的股权,放弃曾经重金投资的动画公司,也意味着光线在动漫领域的迈步有所改变。对于出售资产,光线传媒称交易有利于资产结构优化。 

  根据光线传媒2016年年报介绍:光线内容关联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艺人经纪、视频、文学、音乐、戏剧、衍生品、实景娱乐等,既涵括不同的内容形式,也包含内容的衍生和延展,是公司在以优质影视内容为核心建立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后,孕育并促进其他业务板块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4月底光线举办的业绩电话会议上,王长田称:“上述关联业务都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内容,但前提是必须以最好的内容作为依托,才有机会拓展相关领域。生产影视剧的头部内容是公司业务的基础。公司希望在电影和动画电影领域继续保持目前的领先地位,在其他领域适时扩展,但目标仍是数一数二。”

  猫眼或独立上市

  根据王长田的所指,数一数二便是光线的另一块业务—猫眼电影。

  从游戏领域战略收缩的策略来看,王长田的决策并不算鲁莽,在当前游戏巨头占据市场的时代,《王者荣耀》和《阴阳师》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影游联动”这一命题并未证明其真实性,尤其是电影改编为游戏,此前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在游戏及动漫领域的IP变现遭遇阻力之后,王长田也似乎意识到了游戏领域变现的局限,将目光聚集到了在线票务平台猫眼电影,这似乎也是光线的一次战略转移。

  但目前在线票务平台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来看,依然难以判断这种转移是否正确的选择。

  去年5月,光线传媒用23.83亿元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了猫眼电影57.4%的股权。

  在光线的运作下,重组后的猫眼也开始涉足从上游的投资制作到中间的宣发,到下游的院线、售票、用户、服务、结算,做电影全产业的长链条。

  去年,猫眼主控发行《驴得水》《情圣》《我不是潘金莲》,再到发行《记忆大师》,也获得一定的市场认可。

  不过,在在线票务平台当前已是光线+腾讯+阿里的格局,加大投入拼市场份额的战火接近尾声,四大平台都在依托自身资源探索盈利之道。对于猫眼而言,电影发行业务成为其独立分拆之后的业务重点。

  今年以来,猫眼电影在产业链纵深更甚,从春节档电影《大闹天竺》《西游伏妖篇》来看,重点档期的电影都免不了猫眼电影的身影。

  王长田对猫眼的发展信心满满,在业绩交流会上坦言称:“猫眼一季度收入超过6亿元,前3月的平均月利润超过5000万元,单月最低利润超过4000万元,市场占有率平均39%。”

  但去年前三季度,猫眼录得净利润亏损3405.17万元。去年阿里影业旗下淘票票亏损6亿元,阿里影业在年报中表示继续投入,以此看来,票务市场份额抢夺战在所难免。

  猫眼的市场份额也在遭受其他竞争者的挑战。背靠BAT的另外三个平台有着强大的互联网入口资源,不管是流量抢夺还是资金支持均有一定优势。

  对于猫眼目前的打算,王长田在业绩会上透露“猫眼有独立上市”的可能。分拆需要持续烧钱且不盈利的业务是众多上市公司为保业绩的不二之选,按照王长田的计划,既不排除分拆上市,也不排除增持。

  可想而知的是,不管王长田对猫眼最后作出怎样的决定,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他的光线,在IP再变现的道路上进度仍在继续,距离中国版迪士尼,依然还有一段路。

  “对于光线传媒而言,对中国的泛娱乐产业链有了比较完整的覆盖是其目前发展的一大优势,其对娱乐内容实现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各个环节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灼识咨询总监董筱磊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评价光线传媒的布局优势。

  在他看来,通过将近30年的发展,光线传媒已将业务拓展到了泛娱乐行业的多个领域,实现了娱乐整合营销、演艺活动策划、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艺人经纪等不同业务模块,这与迪士尼的模式比较类似。“虽然国内地位首屈一指,但与迪士尼相比,从作品质量及影响力、国际市场合作表现及人才培养储备、IP内容储备上仍旧还有努力的空间。”董筱磊说道。

  原文标题:《从媒体人到娱乐大佬:光线传媒王长田的迪士尼梦》

上一篇:娱乐观 | 黄磊三胎是重男轻女?这三观未免太幼儿园
下一篇:韩红方发声明斥责网络谣言 否认赴美注册结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