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没有发出的新闻

2016-07-07 09:12

url::8088/shtml/lcrb/20160627/421036.shtml,id:0

□本报记者朱海波本报通讯员刘云

6月17日,记者到冠县范寨镇采访,在该镇党委书记徐光宇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则题目为《范寨镇热火朝天建光伏》的新闻稿。

稿件主要内容如下:“光伏项目既能提供新的清洁能源,又不增加环境压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范寨镇的光伏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项目以农业大棚为依托,现已安装安装260wp太阳能光伏组件107700块,装机容量为28mw,预计年发电量3650万度,这些项目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达3600万元,年纳税额650万元以上,带动500多人就业”。

记者了解到,范寨镇的光伏项目表现出进展快、综合效益好、群众支持等特点,这些光伏项目与镇里的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上面发电,下面是灵芝、油用牡丹、蓝莓等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农光互补,一举两得。

徐光宇告诉记者:“这则新闻稿写了一星期了,文章写的不错,但我没有同意向你们投稿,因为我们的光伏产业才刚刚起步,群众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效益,不宜过早宣传,所以我把这篇新闻稿压下了,没有同意发表。”

一直坐在旁边的宣传委员程邦磊接上徐光宇的话,“我们范寨镇不光是光伏这一项工作做得好,还有好多工作走在全县、全市的前列。去年,我们获得了‘市级文明乡镇’称号,我们的林业生产工作曾代表山东省接受观摩,城乡环卫工作也是多次被县领导表扬。前几天,正在建设旅游村庄的孔里庄村,受到省领导的称赞。尽管如此,徐书记还是要求我们在宣传上要严谨、低调,实事求是,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所以,不光这一篇,还有好几篇稿子都在他那压着呢。”

徐光宇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只要群众得了实惠,就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好了,群众是我们工作好坏的真正的评论员。”

上一篇:七家公司新闻现重大利空
下一篇:新闻早班车:中央巡组查21省地产腐败达95%:多高官因房落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