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河湖复苏北京进展
1140 2024-10-18
By 尚月丰 | 整理
11月2日,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256件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和20名新闻工作者获长江韬奋奖。这些得到认可的新闻很有故事,新闻背后写作的这些人同样有故事。
湘江水畔 为基层光明而呼
书架、书桌、沙发,三件家具就把一个小小的客厅挤得有些臃肿,这个地方坐落在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单位小区里,也是是唐湘岳的住了十几年的家,正是是这个地方向社会输送了不计其数的光明。唐湘岳早在94年就曾获范长江新闻奖提名,七次获中国新闻奖,报道多次被中央领导批示,今年终于实实在在拿到了长江新闻奖。唐湘岳曾是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的站长,2016年初主动请辞站长职务,被光明日报社聘任为领先记者,从1987年调至驻湖南记者站一直工作至今,接力曾经是摄影记者的父亲,常年扎根基层。
此次唐湘岳的获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同样将焦点对准了基层,唐湘岳参加素质教育采访团偶然发现了一位身患绝症处在弥留之际的贫困县局长得到了众多群众的探望,于是用笔还原了这位“一腔热血倾教育,两袖清风为人民”的胡昭程局长,详细写了胡昭程如何撤学校调布局,在一个贫困县的土地上办出发达地区的教育。随后唐湘岳又四下桂东,连续写出了《胡昭程的家庭格言》《日记后面的故事》等6篇报道。
唐湘岳曾说过,“要用最快的速度持续地讲有意义的故事”。“用最快的速度”是说新闻的实效性,一旦有新闻线索或好的题材,他会立即行动。采访时,一个采访常常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便会一口气写出十几篇甚至几十篇报道,这就是“持续地讲”。“有意义的故事”则是说这些事情必须是有正能量的,不是带着猎奇和博人眼球的心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唐湘岳被称为“报道典型的典型”“好人背后的好人”。与唐湘岳共事27年的同事龙军曾评价说:“他惟一的爱好就是新闻事业,长期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而唐湘岳也是靠着扎根基层垒出这个沉甸甸的长江新闻奖。
东北到黔南 一线务实三十年
徐江善作为新华社的高级记者,获得了本届长江新闻奖,工作三十多年依旧扎根一线,他写过“当代雷锋”郭明义,写过山西问题疫苗,剖析过薄熙来案件,采访过革命老区。而这位出身东北的老记者的获奖代表作却是一篇关于黔南新闻报道。2011年,徐江善前后两次到贵州瓮安蹲点调研,走街串户采访了几百名干部群众,对当地三年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群体性骚乱事件以及三年来的巨变进行深入采访,最后写出一篇关于黔南老城瓮安的报道:《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
新闻求短不惟短,这篇将近五千字的文章虽是“长篇”但并无“大论”,实实在在的讲了瓮安三年来发生的故事。报道三个部分写民愿、民主、民生,标题中“民”字最多,整个报道也是全部写人民群众。新闻不是干巴巴的摆数字,谈政绩而是运用小故事,既写了“农民火烧政府楼,两占人民政府”又写了“村民民主决定修建‘感恩桥’”,很形象的展示了之前的群众暴乱和政府改革后社会太平。新闻写正面报道很容易陷入一味假大空,唱赞歌的误区,文章虽然报道的是事实,却让读者感觉 “食之无味”,而这篇瓮安警示录则完全走的是务实之风,简单的前后对比,几个串联的小故事就让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祥和跃然纸上。更巧妙的是,徐江善把10年前红军在瓮安绝处逢生和如今基层政权的生死攸关并列在了一起,使得文章更加有冲击力。
34年的新闻工龄,徐江善从黑龙江到北京再到全国各地,始终工作在采访一线。担任参编部机动调研室主任六年多来,每年都带领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在山西采访疫苗问题时也曾经历过电话被监听,行李被翻检的困境。但好的故事不是办公室里想出来的,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用脚采访,用笔还原,这是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新闻一线的新闻人的信条。
立足中原 柔肩可挑铁担
在河南日报工作了24年的平萍如今是时政要闻采访部的一员,她此次获得长江韬奋奖的作品是早年间写科技前沿基因的一篇优秀报道——《河南诞生首张基因身份证》,但她实实在在贡献更多的是在时政新闻上,24年新闻工龄,12年的时政报道经验,她稳稳的扛着时政报道这个分量极重的铁担。
平萍家中已经堆积了150多个采访本,速写的歪歪扭扭或者被雨水浸湿的字迹记录这河南这个中原大省的时代变迁。
**总书记拜谒焦裕禄纪念园亲手种下焦桐;**总理深入丹江口水库沿线看望南水北调移民;俄罗斯总统普京少林寺里举起小沙弥的……这些场景从平萍的笔下传到了新闻纸上,3500多篇的稿子就是这么一点点写了出来。写时政,很急很难,2005年,**总理到河南上蔡与艾滋病孤儿共度新春,随后平萍的5000多字通讯是在除夕夜的鞭炮声中写成;2009年清明期间,**在河南进行调研,平萍在采访结束后在家三天写出万字稿件。
平萍(左)在非典一线采访
平萍曾回忆,“当她带着稿件去办公室发稿,一下楼,一阵热浪扑面而来,阳光刺得睁不开眼,顿觉头晕、步子轻飘;此时,外边的人们已经穿上了短袖,而她却还穿着件棉袄,三天不下楼,仿佛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记者常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四处奔波的职业需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精神,可平萍作为为数不多获得长江韬奋奖的女记者,却是诠释了“柔肩担道义,妙手著春秋”的意义。
水淘火炼成就黑土地上的金点子
2010年开始,一位女记者带领新闻团队连续获得六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还有十二篇新闻作品分获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创造了业界瞩目的“黑龙江现象”。这个有着金点子的记者便是此次韬奋奖的获得者金威。提到金威,熟悉他的同事马上会想到1998年黑龙江抗洪期间的一篇特稿——《大浪丰碑》。这篇广播报道不仅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的特别奖也是这次金威的获奖代表作。
1998年,黑龙江省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灾区群众向后方转移时,金威和同时逆着人流奔赴抗洪一线,而且被洪水彻底阻断回路。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金威在抗洪一线的恶劣环境中,和同事一起架着机器记录了大堤上的生死考验:患病的村支书和大伙一起装沙袋守大堤,现实版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士们在大堤上立下生死牌等等灾难一线的故事。
新闻报道除了记录发生的现实还能揭开历史的伤疤。金威用女记者的身份坐在了慰安妇的面前。黑龙江是抗日战争中经历了最长抗战的地方,饱受战火洗礼的黑土地虽然迎来了解放却留下无数苍夷,而金威凭借着女性的细腻观察注意到了“慰安妇”这个特殊群体,并长期关注了这些古稀老人的跨国诉讼。
抗战五十五周年之际,金威和团队一起推出了专题节目《让历史告诉未来》,其中“后半个世纪的控诉”板块讲述了二战期间被迫充当日军“性奴隶”的朝鲜族老人的悲惨经历,报道抓住了那段屈辱给老人留下的伤痛遗憾,也引发了社会大规模关注讨论。
有时候我们只会关注这些新闻故事的表面,或震惊或感动,但每一次新闻的曝光都离不开记者日日夜夜甚至拼上生死进行的采访调查。也是这样的报道才能抬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大旗。
就像那个经典的比喻,吃了一个鸡蛋没必要去认识那只母鸡,这些新闻人的故事也只有他周围的同事才了解一二,即便是这些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也大多没有广泛的知名度。他们忙碌着记下时代的变化,却无暇记录自己的故事,一个沉甸甸的长江韬奋奖对他们而言已是最大的满足。
参考资料:
1、徐江善事迹材料:
2、平萍事迹材料:
3、金威事迹材料:
4、《唐湘岳:新闻人就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