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常委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

2017-03-22 14:54

按照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省委常委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开展自我剖析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11个方面共50条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1.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发挥优势,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持和扩大良好发展势头。
  2.落实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把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做到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协调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同时,重视豫北、豫西南和黄淮海地区的发展;重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各项政策。
  3.建立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制定发展规划、部署工作以及政府目标考核中增加环境、资源、生态等内容,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标准。
  二、抓紧制定和实施中原崛起战略规划,力争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
  4.确定中原崛起的目标任务。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市场需求,按照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总体要求,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定位,研究提出中原崛起的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围绕中原崛起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省委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5.明确主攻方向。发挥河南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和矿产、能源、农产品、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优势,努力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交通大省、旅游大省、文化产业大省。着力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使其成为带动中原崛起的龙头。
  三、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6.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上,重点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及煤化工、盐化工。在产品结构调整上,重点加快钢铁、建材等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中高档产品和终端产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超硬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基地建设上,加快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鼓励各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支持优势产业通过优化重组形成产业集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冶金、建材、化工、造纸、卷烟、医药等行业的整合。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上,推进百户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30个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或产业集群。
  7.突出抓好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县域经济发展。在中原城市群建设方面,抓紧完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交通、物流、生态、旅游等专项规划,抓好郑东新区和洛南新区建设,加强城市群之间共享基础设施,推动郑洛城市间产业整合。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认真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大对35个扩权县(市)发展的支持。省里每年拿出2亿元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明年还安排3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奖励基金,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对26个重点县市和123个重点镇的工作指导,催生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和辐射带动功能的新型小城镇。
  8.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统筹考虑,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随意延长工时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力争今年全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以上。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9.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强化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培育和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审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教育培训、会展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四、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经济外向度
  10.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精心组织好大型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重点办好美国(旧金山)经贸文化周活动,组织参加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高交会等。
  11.努力扩大出口。大力支持和培育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统筹规划全省口岸建设,合理整合口岸资源,吸引更多的省内乃至周边地区商品通过我省口岸出口。
  12.强力优化环境。下决心解决对外开放中的办事效率和诚信问题,落实外商投诉案件分级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零投诉”责任制,组织开展“加强诚信建设、查处外商投诉案件”专项活动,加大对“四乱”现象的查处力度,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提高河南的国际知名度。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3.省委常委会带头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制度上、法制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认真履行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发挥好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审判、检察机关等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研究制定《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意见》;支持省政府依法行政,贯彻落实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制政府;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研究制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措施,拓宽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同民主党派协商制度;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14.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和新型社区工作机制,保证职工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当前,在抓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扫尾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新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工作。
  15.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抓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六、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16.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把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进一步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大政方针、理论思维、工作部署等方面,精心思考、精心研究、精心谋划、精心部署,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制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适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17.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尽快出台和落实关于对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等进行扶持的相关配套政策。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品牌。
  18.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抓好部分广电节目制作销售市场化运作、出版业改制、艺企联姻为突破口,着力培植一批年产值在20亿元以上、进入全国同行业5强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19.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性质、分类指导,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引导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内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督促经营性文化企业改革产权制度,转变经营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抓好《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文化企业,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20.进一步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组织理论工作者着力研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断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建立和完善省党政领导深入高校举办“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引导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机制、社会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和重大舆情专报制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原崛起”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史来贺、吴金印、王宏彬、李连成、张荣锁、常香玉、任长霞、王在富、耿瑞先、陈新庄等先进模范人物活动。深化“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强化诚信机制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景区创建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环境。
  七、切实关心群众生活,重点办好十件实事
  21.解决好农业税全免问题,把这一减轻农民负担29亿元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12亿元直接补贴,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农民补贴3000万元,落实小麦良种补贴3亿元。
  22.解决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安排专项资金6亿元,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
  23.解决好农民“就医难”问题,今年完成省定60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国家支持的500所乡镇卫生院的改造任务。
  24.解决好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安排专项资金2.4亿元,确保重污染地区800万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25.解决好村村通柏油路问题,筹措资金60亿元改造乡村道路。
  26.解决好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救治救助问题,继续派工作队对重点村进行帮扶。
  27.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今年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重点帮助“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
  28.解决好困难群体的救助问题,使下岗职工、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弱有所助、困有所济”。
  29.解决好提高农民致富本领问题,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农业科技培训,在3年内分期分批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一遍。
  30.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中党的建设问题,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力争用4年时间使外出务工农民达2000万人左右,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八、抓好社会稳定工作,着力构建和谐中原
  31.下大力气抓好信访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新颁布的《信访条例》,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具体协调、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省委常委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坚持批阅群众来信,坚持包案处理信访疑难问题。完善领导接待日制度、“一岗双责”制度,健全信访答复、结果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制度、信访案件仲裁制度、疑难重大信访案件听证会制度,形成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干部下访制度,实行县乡领导和人民群众“恳谈会”制度,成立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为民应急服务中心等,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2.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及产业的发展,确保3年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万以上。认真落实扶持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抓好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的督查落实,力争今年发放小额贷款7亿元。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试点工作,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逐步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逐步建立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紧制订《河南省农民进城务工权益保护条例》,保证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33.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全国综治先进省为契机,推动维护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重大案事件责任查究制,坚决遏制和减少重大刑事案件和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开展“命案侦破攻坚战”和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抓好普法教育,健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民众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34.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安全生产科技攻关。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追究、危险行业领导带班、高危行业和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督导等四项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硬指标,凡属人为因素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九、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5.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行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培训省管干部500人左右,县处级干部4000人左右。注重专业知识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干部任用全委会“票决制”,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干部交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干部实绩,不简单地以票取人。坚持做到跑的要的不提拔、群众意见大的不提拔、公认度低的不提拔、拉票争官的不提拔。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下决心解决一些地方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问题,对顶风违纪的坚决查处。
  36.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争创“五型部门”、“五好党员”活动。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逐步拓展到县直部门、乡镇站所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农村开展“双强促双创”(创富民村、创和谐村)活动。加大在城市社区建党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的力度,年底前在全省1947个城市社区基本完成“三建”任务。以选配专职党务工作者为重点,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年底前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3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重大事项领导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提高执政效率。认真贯彻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应酬、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3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形成富有河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抓好反腐倡廉基本制度的落实,健全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反腐倡廉相关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制度、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强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司法、群众、新闻舆论等监督主体的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加大查处大案要案的力度,依法依纪严惩腐败分子。
  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39.建立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每年年初制定学习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学习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健全党员干部学习考核、激励机制。
  40.建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度。省委常委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分战线、分类型、分层次征求党员和各界群众的意见;各省辖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各单位党组(党委)也要采取多种形式,每年至少两次集中征求群众的意见;党员领导干部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同时,要主动征求班子成员、分管部门或单位的意见;领导机关要主动征求下级机关、基层单位的意见;直接服务社会的部门和单位要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
  41.建立定期谈心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每年至少谈一次心;党员领导干部与所分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谈一次心;单位内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开展谈心。
  42.建立开门受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结合年终总结,以党支部为单位,征求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对本支部党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党员进行个人讲评、党员之间开展互评,党支部提出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意见。领导班子、党支部和党员每年都要制订整改方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群众评议,真正做到开门整改。
  43.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个省委常委结合各自分工,联系1个县或1个单位,带1个基层党支部;每个市(厅)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单位、带1个基层党支部;每个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村党支部。切实履行督促检查、具体指导、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的职责,经常深入联系点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使联系点成为各项工作的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44.建立承诺办实事制度。结合年度工作安排,根据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一些应该办、能办好的实事,向群众承诺,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45.建立分行业创先争优制度。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并使之形成制度。
  十一、进一步加强省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46.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省委常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严格学习要求。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47.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行正确的集中,增强班子团结,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和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健全集体领导下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位常委恪尽职守,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敢于开拓进取,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和敷衍塞责,确保分工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省委全委会作用,坚持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重大事项由全委会决定。
  48.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减少事务性活动,拿出足够的精力谋大事、抓落实,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49.坚持常委民主生活会制度。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提倡自律和他律的结合,不断提高民主生活质量。
  50.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落实述职述廉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面向社会作出的廉洁自律“四项承诺”,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省人民的监督。

 

上一篇:麻阳县司法局开展“三下乡”活动
下一篇:双福街道:开展“三月法制·综治宣传月”活动 发放资料3000余份
相关文章